雞足山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,東南亞著名佛教圣地,中國漢傳藏傳佛教交匯地和世界佛教禪宗發(fā)源地,素有“雞足奇秀甲天下”、“靈山佛都、旅游勝地”、“天開佛國”、“華夏第一佛山”等美譽,以“四觀八景”的奇風異彩名冠于世,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四十四個風景名勝區(qū)之一。
雞足山雄踞于云貴高原滇西北賓川縣境內(nèi)西北隅,西與大理、洱源毗鄰,北與鶴慶相連,因其山勢頂聳西北,尾迤東南,前列三支,后伸一嶺,形似雞足山而得名。
雞足山,古稱青巔山、九曲山、蓮花峰。遠古時期,有迦葉開山“抱金襤袈裟,攜舍利佛牙,入定雞足山,辟華首門為華化道場”的傳說,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》中有“乃往雞足山”的記載。全山由火熔巖地貌構(gòu)成,最高峰天柱峰海撥3248米,地跨一市(大理)三縣(賓川、洱源、鶴慶),雞足山面積2822公頃,古有“九千丈故壘,四百里輿圖”之說。
雞足山是以自然景觀和佛教特色融為一體的佛教風景名勝區(qū),以一鳥(念佛鳥和燒香雀)、二茶(獅子頭、通片草茶花)、三龍(龍棕、龍竹、龍爪杜鵑)、四觀(東日、西海、南云、北雪)、五杉(冷杉、油杉、柳杉、紅豆杉、杉木)、六珍(香筍、冷菌、板栗、巖參、香菌、銀耳)、七獸(猴子、巖羊、獐子、豹、熊、野豬、鹿)、八景(天柱佛光、華首晴雷、蒼山積雪、洱海回嵐、飛瀑穿云、萬壑松濤、重崖返照、塔院秋月),杜鵑長廊、古洞別天、云南古茶、楞嚴倒影四景,景致十則(絕頂四觀、華首重門、羅漢絕壁、太子玄關(guān)、獅林靈泉、浮屠綰勝、放光瑞影、瀑布騰空、古洞別天、傳衣古松),勝概八景(玉龍吹霰、綠天四翳、塔凝空月、地隱晴雷、遙峰雪燦、巖日流丹、云海晴光、洞悶靈奇)和幽勝八景(珠簾串月、黎明涌日、梵接天風、霧篆世霖、古岸椿盤、河舒青眼、天池倒影、倉湖漁火)雞足山,等眾多景觀景點,令古今海內(nèi)外嘆為觀止。
雞足山擁有四十座奇山,十三座險峰,三十四座崖壁,四十五個幽洞,百余處泉潭,或崔嵬雄渾,或峻峭秀麗,或云樹交輝,布局錯落有致 ,奇峰突起,更有星羅棋布的佛教名剎遍于林海,雄偉壯觀。
雞足山不僅是佛教圣地,還是自然景觀勝地。游過雞足山的人都認為,游雞足山不僅可以領(lǐng)略千巖競秀、古木參天、百澗爭鳴的自然情韻,而且可以悟感“十里松風香霧迷”和“天開佛國云為護”的靈光圣跡神韻。特別是登上海拔3248米的天柱峰放目縱覽,但見山中奇峰匯聚,危巖千仞,石狀鬼斧。東日在東方地平線上簇簇擁擁,景致萬千;西海在玉洱銀蒼環(huán)抱中,熠熠生輝,宛若鑲嵌于大自然中的一粒珍珠;南云在“彩云南現(xiàn)”孤標傲世之中,或似鵝毛,游弋在峰巒林壑,或如魚鱗,閃現(xiàn)在百里之間;北雪在臨巔之北玉龍雪山,雪貫四時,瑩潔如玉,相距百里,似近在咫尺……大自然的美在這里匯聚,在這里升華;大自然的美賦予了它超凡脫俗的品質(zhì),塑造出了它玄妙絕倫的氣概。明代徐霞客贊曰“日海云雪四觀,海內(nèi)得其一,已為奇絕,而況乎全備者耶?此不特首雞足山,實首海內(nèi)矣”。
雞足山,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西北隅,北緯25°56'~26°00'和東經(jīng)100°20'~100°25'之間,最高海拔天柱峰金頂寺3248米,最低海拔沙址河1780米,相對高差1468米,距縣城30公里。西與大理、洱源毗鄰,北與鶴慶相連。東西長7公里,南北寬6公里,總面積2822公頃。西望蒼山洱海,北瞰金沙江,山勢頂聳西北,尾掉東南,前列三支,后拖一距,宛然雞足之形而得名。
雞足山地處橫斷山脈塊斷帶頭邊緣,屬剝蝕中山地貌,被三條較大型的斷裂所切割,構(gòu)成了雞足山危崖陡壁、石洞、石門和層復一層的山巒疊嶂,石狀奇絕的特色。自華首門、羅漢壁、天池山、九重崖到文筆山,有長達5公里、高500米秀麗壯觀的構(gòu)造斷塊山中高山地貌景觀。在這“芙蓉萬仞削中天,摶皖乾坤面面懸”的峭壁上,怪石崢嶸,臺危洞幽,藤蘿披拂,形成與寺院建筑融為一體的無限風光。斷裂形成的山間凹陷地帶,悉檀溪縱貫其中,沿溪兩岸的尊勝塔院、悉檀寺、祝圣寺、石鐘寺、大覺寺、寂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,以及無數(shù)的庵、閣、亭、樓、堂等自下而上,象佛線穿珠,一直延伸至天柱峰腳的慧燈庵,古剎深處,被未開發(fā)的原始森林所包圍。